《火花》2025年第9期|姚建明:懷念老王

姚建明,男,1967年2月生,山西省洪洞縣人,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先后從事教育、鄉(xiāng)鎮(zhèn)、機關(guān)行政和群團工作,文學(xué)愛好者。曾在《火花》《山西政協(xié)報》《山西畫報》《臨汾日報》等發(fā)表多篇文章,曾用筆名糊糊、田塘。
老王是我的朋友,盡管他年長我九歲。
天不假命,英年早逝,轉(zhuǎn)眼間老王成為故人已經(jīng)整整一年了。去年這個時候,正是春暖花開時節(jié),老王卻無福消受人間美景,帶著無盡的遺憾告別了塵世的一切。
“無可奈何花落去。”我能感受到老王臨走時,心有不甘心事蒼茫的悲情,這緣于我對他的了解。老實說,老王活著的時候我都沒有時常想起他,反而在他離開了之后卻時不時地回憶起來,與老王無數(shù)次交集的情景,也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我忽然覺得人的一生,能有幾個真真切切保留在記憶中、永遠讓人回憶和懷念的朋友呢?每念至此便聊以慰藉老王的在天之靈,同時也撫慰我自己的懷念之情。
一
老王是我背地里對他的稱謂,因為好多人都稱呼他老王。但我好像從沒有當面叫過他老王,當然更沒有直呼過其名,從來都尊稱一聲“王哥”。老王在我們這個地方小有名氣,好多無緣謀面的人,都可能聽說過他的名字。
我也是先聞其名好多年后才認識了他這個人。那時的老王在我看來算是個傳奇人物,他從一個農(nóng)村生產(chǎn)隊長、統(tǒng)計、會計出身,當過代教、干過產(chǎn)業(yè)工人,而后又多年從事監(jiān)察、紀檢、審計工作,硬是把會計財務(wù)上的事琢磨透了。
傳說有很多涉及經(jīng)濟方面的案子,當取證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他憑著較為豐富的經(jīng)驗和財務(wù)專業(yè)技能,總會查到一些蛛絲馬跡,為辦案人員尋找到突破口。所以,每逢遇到麻煩或難度較大的案子時,領(lǐng)導(dǎo)肯定第一個點將就是他,而他也一定會不負眾望。
又傳說他恃才傲物輕易不服人。對領(lǐng)導(dǎo)來說,他可能是個難剃的刺兒頭,因為在專業(yè)技能上他可能比領(lǐng)導(dǎo)高明,這就犯了官場大忌。抑或他與領(lǐng)導(dǎo)意見相左時,又固執(zhí)己見不肯妥協(xié)。對同事來說,他總是有著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又似乎難以溝通,或者脾氣性格不投機,做事風格迥異,同事也就僅僅是同事而已。
因為工作上的交集,我和老王有了第一次的見面。那是十多年前,縣上成立了“重點工程指揮部”,擔負著城市主干道路的拆遷、征地和建設(shè)的重任。各單位臨時抽調(diào)一些人員,組成了一個團隊,其骨干當然是工作能力突出又被領(lǐng)導(dǎo)賞識的人。而工程財務(wù)上的事,必然少不了精通財務(wù)工作的老王。
初見老王并沒有特別之處,普普通通一個人,長著一張普普通通的臉,個子不高身體微胖,走起路來不急不緩;既不魁梧也不威武,眼睛細小,不茍言笑,但眉宇間卻透露出一股軒昂之氣,給人一種沉著穩(wěn)重的感覺。要說有點特別,倒是他的臉色白里透紅,但一眼便知并非健康膚色,而是患有皮膚病的癥狀。
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他頭上戴的一頂白色鑲黑邊的禮帽。要知道在這個小地方,幾乎見不到頭戴禮帽的人,有此裝扮也算奇葩。他解釋說是為了遮擋陽光對皮膚的直接照射。
二
和老王打交道自然比較小心翼翼,這源于之前關(guān)于他的種種傳說。當然,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以便找到適合的相處方式,畢竟在一塊兒要長時間的共事。
公正地說老王是個人物,是德才兼?zhèn)涞娜宋?。如此評價老王,可能有人會覺得言過其實,但我自有對人的評判標準。老王做人有做人的底線原則,做事有做事的行為規(guī)則,做官永遠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當然,德才兼?zhèn)涞娜瞬⒉灰欢ㄊ怯懭讼矚g的人,他自己也常說他這個人毛病很多,很讓人討厭。
因固執(zhí)而較真是他性格的主要特點,有時候固執(zhí)到了偏執(zhí)的程度。而過于較真的人,大多屬于追求完美性格的人,凡事不想有一點點紕漏。一旦他懷疑事情的準確性,就會搜尋出很多論據(jù)反駁你,并且毫不客氣,很多時候讓人下不來臺。我有時會靜靜地在一旁欣賞他和旁人面紅耳赤的爭論,口若懸河連比帶劃毫不退讓,那個較真的勁頭,會讓人瞬間產(chǎn)生出莫名的感動,真說不清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
老王性格雖然固執(zhí),倒也是性情中人,喜歡和人探討一些問題或者閑聊八卦。倘若有共同的話題恰巧興致也高,就著一壺茶水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時間。如果他跟你不熟悉但也不同意你的觀點,就可能若有所思一言不發(fā),或者面無表情,或者似笑非笑。我有時覺得他在傾聽別人贅述時的微笑很可愛,因為這個表情足以說明他對發(fā)言者的說法不贊同,但也不準備反駁,起碼表露出一種對不同觀點的寬容和理解。如果他有興趣,或者有足夠的論據(jù)反駁你,那就無所顧忌地直接給你否定?!澳阏f的不對”,“不是這么著”。這樣比較直接且冷漠的語言,反倒成了他反駁人的口頭禪。接下來就是伶牙俐齒、手舞足蹈的即興發(fā)揮,既有獨到的觀點也有尖銳的措辭,既不曲意逢迎也不隨聲附和,直率得讓人難堪、讓人尷尬。
往往愛較真的人,通常也是責任心很強的人。老王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都盡到了應(yīng)盡的責任。已到耄耋之年的老母親,時刻裝在他的心里,隔三岔五地就要回村里去看看。到后來家里條件允許了,就把年邁的母親接到身邊,每天侍奉茶飯盡孝道。他對待家人總是和風細雨,夫婦和睦從不爭吵拌嘴,尤其對愛人一往情深且不吝贊美,稱愛人“恪守婦道賢妻良母”,是他一生的驕傲。
他的責任心,在做事上的表現(xiàn)更是有口皆碑。所以,如果僅僅以為他性格固執(zhí)那就小看了他。他在工作上很有一套,也會有變通的辦法,每當遇到阻力或困難、使工作難以推進的時候,他會說“天平不對調(diào)砝碼嘛”。而后,會很快換一種思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決,結(jié)果總能令人滿意。
他經(jīng)常為了工作上的事,很多天都陷入冥思苦想的狀態(tài),反反復(fù)復(fù)地掂量,甚至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這也是他長期要靠服用鎮(zhèn)靜藥物催眠的主要原因吧。工作上深思熟慮另辟蹊徑的做派,與他在為人處世上不會變通的較真勁兒,真的是判若兩人。所以,盡管我對他已經(jīng)很熟悉了,但仍然有時候捉摸不透他。人呢,真是個奇怪的動物。
看到他對待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以及不服輸?shù)呢熑涡?,我這才明白為什么他會被領(lǐng)導(dǎo)賞識和重用。尤其是在監(jiān)察局和審計局工作的時候,他有幸遇到了伯樂領(lǐng)導(dǎo)。他最佩服的、也時常掛在嘴邊贊不絕口的,是他先后的兩位頂頭上司。一位是監(jiān)察局的賀喜喜書記,一位是審計局的張執(zhí)剛局長。兩位領(lǐng)導(dǎo)知人善任,總能使老王揚長避短,充分調(diào)動起他的工作積極性。那些年是他職業(yè)生涯的春天,每天都如沐春風般的意氣風發(fā),像擰緊了發(fā)條的鬧鐘一樣盡職盡責。用他的話來說,他這個人“不吃鞭子”,也就是“不用揚鞭自奮蹄”,他得對得起領(lǐng)導(dǎo)的信任,對得起從事的職業(yè)。
他死后,靈前懸掛的他同窗好友撰寫的挽聯(lián),可以說是對他一生的蓋棺定論:“理家愛老小德似春風拂面,從政忠職守道如庖丁解牛?!比绱嗽u價,老王倘若在天有靈也可以瞑目了吧!
三
老王生活的圈子很小,朋友不多,有一個算一個卻都是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我覺得任誰都很難走進他的內(nèi)心,當然也談不上更深入地去了解他,因為他復(fù)雜的性格以及較為坎坷的經(jīng)歷,決定了他內(nèi)心的自我封閉。
我與他先相識后相知,算得上是知音朋友。多年相處下來,我覺得他性格中有急躁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智慧和冷靜。因為他特別愛學(xué)習,雜學(xué)百科涉獵的范圍很廣。他愛琢磨事,不會人云亦云,凡事都要研究一番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與他聊天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有時說到中醫(yī),什么五行、陰陽、經(jīng)絡(luò)、辨證施治等等都有研究,甚至可以和中醫(yī)專家探討一些中草藥的特性,以及在不同病癥里不同的作用,頓時讓你刮目相看。有時他突然給你聊“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jīng)里很多東西張口就來,并能把具體的人和事在“道”的意義上進行分析解剖,會讓你詫異半天而肅然起敬,感受到他的深刻與厚重。
老王盡管愛學(xué)習、愛琢磨事,可在生活中并不精明,甚至有點迂腐或者笨拙,有時候拗起來又倔得要命。他的愛人是一名老師,晉升高級職稱的各方面條件都具備了,但由于名額有限,可能擔心評不上。老王心事重重地跟我說:“這要耽誤了可怎么好?”
我說:“想想辦法吧,找校長做點功課。”
沒曾想,他脖子一梗斷然說道:“門兒都沒有!”
嗨,我無言以對。但我似乎能感受到,他在堅守著屬于自己的某些東西,而不愿意摧眉折腰的那份孤傲;也能體諒到盡管他潔身自好我行我素,但在生活中難以從容應(yīng)對的無奈。但,“道”不就是說方向和方法嗎?王哥,讓我說你什么好呢!
實際上我總覺得他活得很累,缺少一點生活情趣的日子過得寡淡無味。人們追求的所謂燈紅酒綠的生活,與他根本不搭界,吃穿用度衣食住行方面,節(jié)儉樸素得從不講究什么生活品質(zhì),日常的言行舉止低調(diào)得也從不引人注目。他說:“這種活法活的踏實。”
如果說他的生活一點情趣沒有,也不準確。老王喜歡釣魚,曾一度到了著魔的程度。他研究不同魚類的不同習性,包括什么魚喜歡什么魚餌,以及入水深淺等。他曾經(jīng)帶著我陪他去釣魚,對我這個釣魚一竅不通的外行,不厭其煩地教我。從魚竿的選擇到魚餌的配餐,從不同水域中不同魚類的活動習性等,整整一個下午他都沉浸在釣魚的樂趣中。這樣的時候,就展現(xiàn)了他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另一面。老王也癡迷于象棋,棋藝水平高低且當另說,最讓人佩服的是他竟然能下盲棋。由此可見,老王的記憶力和敏感性非常人可比。
有人說老王是個“怪人”,性格怪、脾氣怪、做事怪,但僅僅以此來定論,未免有些簡單也稍顯偏頗。老王個性很強、性格復(fù)雜,以我與他相處十年之久的感受來說,不能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他清高孤傲,清高到了孤芳自賞甚至自負的地步,一般人入不了他的法眼;他任勞任怨、舉輕若重,寧可委屈自己也不想麻煩別人,但心里總覺得憋屈;他優(yōu)柔寡斷,瞻前顧后,凡事思慮過重,以至于一再錯過機會耽誤了個人好多好事;他守信重諾,很講義氣,屬于江湖式的義氣,表現(xiàn)在他對敬佩的領(lǐng)導(dǎo),總是推崇備至的嚴加維護,只要他認可你,就完全是一副古道熱腸;他思維逆向疑心也重,從不輕易相信人和事,凡事總是帶著問題要有自己的結(jié)論。有時候激情昂然、滔滔不絕宣泄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又面色冷峻、沉默寡言拒人于千里之外。
以我的感受,老王一生都很辛苦地活在自己設(shè)定的世界里走不出去。循規(guī)蹈矩實實在在地做人,中規(guī)中矩干什么都不出格,智謀有余而膽略不足,胸懷韜略而顧慮太多,淡泊名利而心猶不甘,生而孤獨死亦落寞……
四
得知老王患病是在前年臘月的一天。有人給我打電話,突然問起他的近況:
“你最近見到鐵山了嗎?”
不知為什么,我隱約感到不大對勁,直覺告訴我肯定有事情,便毫不猶豫撥通老王的電話直截了當:“你在哪里?你怎么了?”
他確實很敏感:“是不是有人說什么了?”
“是?!蔽胰鐚嵒卮?。
我和老王是交心的朋友,從不避諱或者隱瞞什么。他直言相告:“肺癌,在北京動的手術(shù),正在化療?!?/p>
那次通話持續(xù)了近一個小時,他很樂觀,聽不出有悲觀失望的情緒。除夕那天微信互致問候,他說狀況很好。四月份的時候,我們又通了一次電話,也沒有什么異常。他甚至說:“癌癥也沒什么了不起,我肯定要弄過它,不能讓它把我打倒。”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倒符合老王不服輸?shù)男愿瘛K嬖V我說,這個療程完了很快就回來了,但絕沒有想到,這卻是我和老王最后的訣別。
他總是很樂觀自信,直到生命的最后,都沒有放棄和病魔的斗爭。然而世間事總是多不如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老王和這個世界就陰陽兩隔了。死亡,往往就是這樣的不能預(yù)期,人在死亡面前多么的無能為力呀!
鐵山,人如其名,具有鐵一般的意志,山一般的自信,卻最終也被病魔吞噬了生命。狠心撇下年邁的母親不管,丟下相濡以沫的愛人不顧,離開疼愛有加的女兒和膝下承歡的小外孫,讓老老少少一家人痛何以堪!
“持籌握算是里手,忠孝節(jié)義乃本分?!蓖醺?,你朋友撰寫的這副挽聯(lián),足以告慰你不甘的靈魂。這個世界的蕓蕓眾生都是有生有死的平常人,除了無奈地接受誰能算計過命運的安排呢?無論壽長壽短,按照自己的真性情,實實在在地活一回也算坦然吧,而你就是!
王哥,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