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學(xué)》2025年第9期|“00后”詩歌大展(三)上
導(dǎo) 讀
編者按:近兩年來,“00后”詩人不斷浮現(xiàn),本刊星群欄目發(fā)表過一系列“00后”詩人詩作,呈現(xiàn)一些新的經(jīng)驗想象和詩學(xué)氣質(zhì),為了大力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年輕詩人,本刊將連續(xù)推出“00后”詩歌大展,以引起詩界關(guān)注。感謝《詩歌月刊》主編何冰凌、編輯閆今、《詩刊》編輯丁鵬、《星星》詩刊編輯敬丹櫻、《草堂》編輯吳小蟲、《當代》詩刊編輯李義洲以及張雨晨、思鑄航、匽鏡等年輕詩人組稿過程中給予的鼎力支持。
辛于的詩
寶貝布魯斯
哦,我的寶貝,你發(fā)光的身體
吹彈可破的肌膚,我輕輕嗅著
有牛奶的氣味,真好聞,甜膩膩
哦,我的寶貝,你天真的笑容
如鳶尾花般純潔,只是靜靜
注視著,就會生出別樣的彩虹
哦,我的寶貝,你清脆的啼哭
我向你保證,我曾聽過的一萬首
歌曲里,沒有比這更動聽的旋律
哦,我的寶貝,我好愛你
我想要永遠抱著你,即使
我有一天無法下咽,即使
我有一天無法入眠,即使
我有一天喪失意趣,即使
有一天被無盡的黑暗浸溺
哦,我的寶貝,說到這里
請原諒我要先放下你一分鐘
就一分鐘好嗎,不知道為什么
我最近好累啊,真的真的好累
媽媽的世界開始逐漸變小,所有
事物都在遠去,直到只剩下你一個人
寶貝,可以別丟下我嗎,親愛的寶貝
我看見你的眼睛里正流淌著音樂
那音樂便是深藍色的布魯斯
無盡河
我的夢境灰白斑駁,只剩下
日光流動,將剩余的清晨灌醉
空曠的土地不再沉寂,童聲響起
一、三、五、九……
這仿佛意味著,孩提時的蜃景
不復(fù)存在,此刻僅剩空洞的身體
四處傾倒,遠處的光盡顯黯淡
我們只剩下奔跑,機械式地將
道路在眼前無盡延展,你曾說
“落下一瓢雨,便知深秋已至”
大地隨之寂寥,空氣當中徹骨寒冷
留存在遠處自言自語的人
只有你和我,我們凝視寒冷的眼光盡顯悲涼
“黎明和日暮仍像祖父的步履一樣更替”*
而在數(shù)年更迭中我們選擇了遺忘,是啊
如今蒼穹之下流水依舊
可我的大船始終擱淺
*引自格非《褐色鳥群》。
【辛于,本名王梓余,2003年生于陜西寶雞,現(xiàn)居西安。文字散見《當代》《中國校園文學(xué)》《草原》《散文詩》《詩詞》等刊。】
蘇城的詩
所有自由,都要排隊
班長的喇叭里
喊出鞭子聲
所有自由開始機器化
故鄉(xiāng)與故鄉(xiāng)
不能聊天,不能掉線
流水線上
怒目的燈,盯著我們
哪怕熬到休息時間
所有的自由,都要排隊
下班后
鋒利的陽光,割開了廠門
我們過著安檢
像一滴滴從手腕上
放出來的血
足浴
母親在足浴店給人按了半輩子腳
小時候母親總會拿著客人給的小費
給我買牛奶、鈣片、綠豆糕
怕我被人欺負,怕我和她一樣長不高
二十多年過去了,什么都在變
日子變得狡猾,世界變得不公
我變得貪小便宜,尤其對時間
像小時候,吃辣條一樣
每次,只撕一點點
母親給人按了半輩子腳
足浴城里開了一朵梅花
母親快五十了
我深刻記得那段讓我心絞的對話
母親對我說:“媽媽老了,不漂亮了
掙不到錢了,坤崽,以后你要靠自己慢慢長高”
【蘇城,益陽市“00后”詩人,現(xiàn)于電路板工廠工作?!?/p>
吳騏的詩
母親
母親說
她七歲就在等我
她七歲那年我大舅失蹤
外婆在樹下等他,
直到自己的軀殼入土
我的母親撫著她母親的棺槨大哭
在這一天,
所有淚水可以解決的事物
都和她的母親一起被埋葬。
她十三歲到了夔門,
在一座餐館打工
每天務(wù)工完,她常常會在江邊站著,
不說話也不動作
漲水了的長江
會洶涌過來灌滿她的褲腿
我的母親告訴過我,
人越長大就會變得越重
母親說她為我等了十二年
十九歲時,母親回到老家
我對著衛(wèi)生所紙糊的窗戶大聲哭泣
母親抱著我,眼淚也跟著浸過紙窗
在外婆的棺槨上滑落
時至如今,我已讀上了大學(xué),
喜愛追尋自由 又苦于家中限制
所以我每天拉著好友飲酒或工作
不敢去想家
也半年沒有歸家
只是苦了我的母親
沒出生前,母親等我
我出生后,母親也在等我
我常常想對著母親表達愛意
卻因為年齡增長再也不敢開口。
秋日
黎明來得很突然,
以至于沒人關(guān)心過夏日最后一束花的逝去。
就好像是
這個夜晚過去,這縷潛藏在秋日第一個
黎明的熱風(fēng)漸涼。
夏日就逝去了
就好像蟬鳴、蛙叫、夜深才會綻放的
曇花 再也不會存在
秋日如同一枚 灌鉛了的命運骰子
在最有波瀾的地方垂落、翻滾
在最深沉的夜緩行到身邊
喔,秋日是一位殺手,那么落葉 是兇器
還是遺澤?
喔,今夜過去了,夏日過去了,秋日來了
黎明啊,你的到來過早
人們歡騰或哀傷
你全然不知
【吳騏,2002年生于重慶?!?/p>
阿落的詩
農(nóng)事
我看了好一陣子
那只麻雀盤旋了一會兒,又飛走了
大片的泥土在月光中起伏?
爺爺佝僂著背,站在麥地里澆水
像山水畫中一只孤獨的小舟
橫塘
幾個孩子溺水了
在我少年時險些喪命的水塘里
他們的動作模仿生前的樣子
張著嘴,眼睛瞪得圓圓的
仿佛有句話還滯留在嘴邊
那是一個尋常的夜晚
大家圍攏成圈
身后的蘆葦蕩響個不停
一直到凌晨,濃霧遮蓋了一切
在鋪滿碧綠色藻類的岸上
活著的人離開以后
死去的人又站了很久
【阿落,原名常旭陽,2005年12月8日生于河南省。作品見于《詩歌月刊》《新詩選》《詩刊》《青春》等。大學(xué)攻讀拉丁舞與摩登舞專業(yè)?!?/p>
樂止的詩
倉頡造字
他說我有一種糯米的風(fēng)味
甜的,好像很快樂,
像緊緊挨著黏膩的愛情。
他對詩人有一種浪漫的誤解——比如他們
死的時候,天上會下起玫瑰色的花雨,
他遠遠看去,只看到那些沉甸甸的花田和粟粒
而果腹是農(nóng)民低俗的笑話。
我從未擁有過愛情,從沒嘗過那顆有毒的蜜糖
從沒領(lǐng)略過夜色下那顆微笑的啟明星。
我只是像糯米,粘在鞋跟嘶啞的暗面
錘煉灰塵,孤獨地消磨掉每一座山峰,希冀
在黎明微光的地平線上,人類相視無言
只剩下每顆心臟都赤誠地相倚。
(千里之外)
那顆月亮流下食糧般的淚。
山海關(guān)外
高樓林立在過往的廢墟
槍支為他們設(shè)下崗哨,
這里的每一縷春風(fēng)都有不可饒恕的罪孽——
“而這座城市將死于轟炸” 他們說,
臉上的笑容像是一群靜待春天的花朵。
鐵銹的味道從我鼻尖上退去,
我是個軍人的孩子
我不能再哭了。
【樂止,原名魏浩軒,2007年生人。】
魏冰的詩
春寒
先是從手掌翻出一個謎語
鋪滿陰天
你指尖冰涼,分撥“殘酷”二字的筆畫
得來那么多刀子,穿梭樓宇
風(fēng)像割一頭新殺的豬
割著豐腴的三月
你手掌冰涼
春天的手上沾滿油脂
“春——寒——”
發(fā)完最后一個開口音
你便顫抖如一部振動的手機
仿佛春天的來電
如此驚悚
“春——寒——”
你在聽筒里
聽到春天給出死亡的謎底
晴雯
看這輪皎月,如何飽含死意
冰冷也是可以將人灼傷的
你光潔的腳掌通紅,緊扣這
臺階玉砌
——僅僅閃光一次
懸崖的脖子上,掛著命運的鑰匙
捫脈的人始終未到
等不及了
那天,你褪去三只銀鐲
熱絡(luò)橈骨
強逞著動了一夜針線
后來的
第二次徹夜未眠
是因為太過年輕,十六歲,對死亡的恐懼
漫遍全身
在戰(zhàn)栗不止的床榻上
你怕得將不知名姓的娘,喊了一夜
哀絕的秋天還剩幾個小時?
今夜已是死別
你肝腸寸斷
連同內(nèi)襖一齊脫下
將貼身之物與他交囑
那么多蒙著被子心酸的時刻
如今
用驚心動魄的唇
灌飲粗茶
直到淚水溢滿臉龐
你還是不敢留他多待片刻
如果記掛你的人只剩最后一個
那就在太陽升起前
派魂遣魄,再去說一次再見
【魏冰,2001年生,現(xiàn)居上海?!?/p>
羅建峰的詩
小園子
槐花開了一遍 致使明亮事物昏沉
地面幾乎成銀 天上的話語很響
花開在不該開的地方
小徑像被啃了一口 晾衣繩忍住尖叫
直到思緒垂落回疲憊的香氣
屏障 認真數(shù)心里的磚 圍欄
預(yù)支了一切缺口 互相補充 模仿
甚至拆臺 掣肘
方寸之地 自有金藻 控制橋與云
左手是紅抽屜般的棗樹
正對門的則是平安符 但對香椿來說
意外更加保險
這年輕的園子 撥通了氣候的電話
進到里面 人就透明 當你完全理解了它
我借走秋天的板凳
看熱成像倒映水面 河流將雙手咬斷
發(fā)明出另一個名字 另一種神秘的口吻
指揮著鄉(xiāng)下的灰塵
狗 轉(zhuǎn)移了呼吸 菜苗 像鎖一樣
服山令
鎖住鏤空的漩渦
野跡仿若初生 溪澗蹁躚
榮膺暮春的散曲 高山大劇院
此時空無一人
只好貼著意境攀登
你愿意虛擲陡峭的光陰
在云腮下 足夠遼闊的愿力降落
俯瞰一次 春風(fēng)就會吹醒神秘
更遠處 有三月砌成的幽浮招待著視力
看得過久 落日會經(jīng)歷我的恍惚
于是像想到了震怖的事那樣離去
下山難遇老虎 只剩小獸在長成金子
石板路瀝出更多佛目
鳥鳴會是你帶到山下的玻璃 一次寂寥抵達
大于一次稀薄的集體性罹難
緊接著空蒙雨也神奇
短暫光暈就要灼燒山色
山下的人好飲霧 我和他們握別
手上多了幾抹翠綠
【羅建峰,2003年生,遼寧營口人,系渤海大學(xué)文藝學(xué)碩士,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獲野草文學(xué)獎。作品散見于《當代》《星星》《揚子江詩刊》等刊物,入選本《青年詩歌年鑒》。】
霽山的詩
麥農(nóng)
麥子只有長在地里才是最鼓舞人心的
插秧時,他就在幻想,那樣耀眼的黃
那樣挺拔的浪,會把他捧得很高
以至于在城里,扛著石灰就像兩袖清風(fēng)
饅頭就咸菜,成了美味珍饈
三十個日夜,刀柄薄了一層
繭更加重了。他望著眼前的麥垛
不停念著打聽來的數(shù)字,他明白
兒子的婚房,將在兩毛一斤的數(shù)字前
冰冷地坍陷。過年時的炮仗
也會在這數(shù)字前,再度縮減當量
山與故鄉(xiāng)的辯證
多年后,也許我依然沒有回鄉(xiāng)
那個孱弱古樸的縣城,依然
對我金子般的孝順感到目盲,我不怪她
那包袱太重,而我太輕,像叫花子
討生活僅需一只空碗,或者僧人
化緣時手中的陶土缽——
我要一直在山中
苦修。如果再朝生活妥協(xié)一些
就尋一城市,比縣城的霓虹更厚
但要有山。記得在父親以前,人們
從山中取出糧食,取出婚姻
取出男耕女織的歷史慣例,以及
一個家庭,有著比山更深的方向
和較竹林根系更遠的故鄉(xiāng)
——這是我身為皖南人所急切奉行的
【霽山,2005年生,本名楊嵐暉,皖南山區(qū)的兒子。】
頨譞的詩
燃燈塔
那是我們一同坐在石舫上的時候
看著眼前的塔就想起的另一座城市
是城外小城里另一種煙霧彌漫的生活
也就在我們討論湖水的深度時
你曾經(jīng)的出游,默然激起了聲波似的水紋
眼中的亮斑反復(fù)訴說塔底的空洞
我擔心你的囁嚅源于條石對體溫的貪欲
正穿過厚薄莫辨的棉布使你微微打戰(zhàn)
你一再否認這種可能,像鐵路隱于地下
撞擊軌道的金石之音非貼近無法聽清
但乘著這漂在水上無遮攔的一片危險的石頭
即使最微弱的振動也有可能毀掉這一刻
所有只是暫時神跡般保持平衡的重物
你的寺廟,是否就意味著探險?
可疑的喘息或低啜都進入我的眼睛
像一座正在崩壞的古塔
松枝一般灑落它的歷史
而你異香迸發(fā)的油脂
恰好幫助這場火災(zāi),如人造樹,如熄滅的燈籠
劉公島
又一次等待發(fā)船如流水
威海衛(wèi),雄壯的風(fēng)更深入黃海
空懸,像一只骨肉勾連的斷臂
為了上島一覷,無限制地等待
別說那些無用的儒學(xué),陸地的證詞
在此無效,落在水中化開如食鹽
船迎面歸來,戰(zhàn)敗的遺址在望
管帶封鎖甲板,在上面掃射
電鈴敲著海鷗,水上浮標飛起
叫聲如嬰兒:末班船五點三十分
記好,一船內(nèi)陸乘客要參加海戰(zhàn)
僅憑手中半生不熟的地方語言
奪取艦長的指揮權(quán),于室內(nèi)操戈
調(diào)轉(zhuǎn)著舌頭,要探出滑膩的港口
往往南蠻北虜和累世糾葛一同出游
但那只是河流間的游戲,若置于海邊
勁風(fēng)穿透玻璃打在面上,如燈塔的光
伴飛的鳥群只關(guān)心人們手上的餌食
從不試圖溝通各種語言——眼看兩岸昏黃
獨入異國般的黑夜,我寧做一個素食者
【頨譞,2003年生于江蘇南京,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外文系。詩作散見《詩刊》《當代》《星星》《江南詩》《草原》《青春》等。曾獲朱自清文學(xué)獎、野草文學(xué)獎?,F(xiàn)任清華詩社社長?!?/p>
候清的詩
物理教師
鎢絲驛站,電流正在拆解
白色的襯衫,而他轉(zhuǎn)身如信封般
吐氣,虛影倒帶重返塵埃。
他講述正負,兩條魚
貫進身體,火焰起球了,連毛衣
也將愛吸咐。世上最輕小的軌跡
橫在雙唇,手指,與股際
到最后,所有都閉合起來
像日光打在玻璃背面,摩擦
起動一夜的星辰。
走到畫屏深處,粉塵
縮為眼神,對愛癡迷太深
一切慢捻復(fù)挑。丟開半分鐘的昏黃
懸于課本,流蘇般地停頓,我望見
他舞步靜電,銀器鑄滿肉體。
許多發(fā)音,末了
從袖口脫出。電路擁塞,物質(zhì)
傳遞梅花圖紋,他獨釣
長夜的春汛
情歌
懷念是一種銀白色的掩埋
只有音符會親吻,開花的巖石
詞語被反鎖
亮如琥珀,身影
又是無邊的丈量,從眼底
找到擁抱,前奏猶如隱形的呼吸
遲頓,發(fā)生在
指腹間黃梅天滿溢的氣息
或許我們依然缺少,缺少
那樣渺小的一刻鐘
幾乎變得透明
像大霧散盡的模樣,淚光
和窗戶交換念頭,你和我
穿過風(fēng),羽毛般的保衛(wèi)
再次落下。淡藍色
朝疼痛轉(zhuǎn)動,離岸的
鳶尾花,從你喉嚨中
我聽見雨聲向上盤旋
【候清,2009年12月生于景德鎮(zhèn)?!?/p>
吳霆羿的詩
等待一朵云
等待一封回信,或是未知的旅途
樹下的孩子也就有了希望。四年的跋涉
使我愿意代替那位宋國的愚民
靜待白兔與我撞個滿懷,也許是一棵樹前
或是一條小舟,我將盡力刻畫一個符號
挽留一把早已落水的楚劍
我從未懶于追尋,窗臺的陽光卻兀自陷落
跌倒的夸父成為太陽下模糊的影子
似乎,等待才是最好的療法
在這個令人困倦的季節(jié)
有時靠在柏樹,也可躺在草叢
幻想一朵云,自顧自地為我而來
我會排練一次相逢,但不再會有主動的情節(jié)
而那些離我遠去的雨水,早已放棄追逐
未來之物,我將在平淡的日子里等待
影子
自從注意到月光
我的時間延長成了影子
尋找著歲月的指引,現(xiàn)實便
照進了天真
當影子失去束縛,身體也
隨著月色透明。生命掩藏著蜷縮的膽怯
黑夜在腳下消融,不是立刻
緩慢亦如墨汁,從筆尖潛進水中
你與我心中的榫卯松動
星光直入,撕扯
夜色在院墻攀爬,如同
你的影子。影子撫摸影子
在縫隙中
【吳霆羿,云南省安寧人,2002年9月生,昆明市作家協(xié)會成員,現(xiàn)就讀于昆明城市學(xué)院。作品散見于《滇池》《青春》《中華辭賦》等報刊?!?/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