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性杂交毛片,国产第6页,天天操夜夜爱,精品国产31久久久久久,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又黄又嫩又白,精品国产日本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當代人》2025年第9期|燕燕燕:列女圖
來源:《當代人》2025年第9期 | 燕燕燕  2025年09月22日08:04

展廳轉(zhuǎn)角處,是一座復原的武梁祠,祠內(nèi)的圖像以動畫呈現(xiàn)。有幾個女子,在不同的情境里鋪陳著自己的故事。我最先認出的是貞姜,她伸出雙手,搖動著,要前來接她的使者拿出符節(jié),方肯跟他離開,而江水即將淹沒她所在的漸臺。

這次大展,展出的都是省內(nèi)頂尖的文物。武梁祠因難以移動,便以數(shù)字科技的手段展出。此時,我身旁走動著一些衣袂飄拂的女孩,她們發(fā)髻簪花,手捏團扇,仿佛真是漢唐的小姐來錯了時空。若是知道石上那些女子的事跡,不知年輕的她會有怎樣的感想。我想,大概會和我第一次聽到時一樣吧。近似荒唐的情節(jié),主人公不可理喻的行事風格,曾令我驚詫困惑,覺得可笑可悲。直嘆,何必呢,何苦呢。

今日的我,早已不會以今日之觀念去評判和取笑古人了。時代是那樣的,人在其中,有說不盡的無奈和束縛。有些明知不可為的事,臨到關口處卻必須縱身而入。我忽然想再到武梁祠去探望那幾位女子了。

多年前曾兩次造訪武梁祠。數(shù)日后,約了朋友小花第三次前往。途中為了消解她駕車的困乏,我選了幾個女子的故事講給她聽?!八齻兲蓱z了?!毙』ㄕf。我問:“如果是你,你怎樣做?”她不語。 

 “畫像古樸,八分精妙”,此乃清朝金石學家黃易對武梁祠石刻和榜題的贊嘆。在山東嘉祥縣城南的紫云山下,有一片漢代武氏家族墓地,墓前建有石祠數(shù)座,祠主是武梁和他的弟侄們。武梁的祠堂構(gòu)件保存最好,當初用五塊青石壘起的斜頂小房子,空間也只三平方米,然而若是將石上的種種,入定般地看進去,宏偉豐盛的氣象便會呈現(xiàn)眼前。那一層層刻畫的,有神鼎玉勝、白魚黃龍,有樓閣林立、車馬奔行,有天界神人、上古帝王,有忠臣孝子、義士貞婦,如同構(gòu)建了一個流麗的微型宇宙。

列女圖分布在后壁第一層和左壁第二、四層上,是以劉向的《列女傳》為藍本刻畫的。前面提到的貞姜,收錄在書里的“貞順傳”中。這位姜姓女子,是齊侯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一日,楚昭王出游,將她留在了漸臺上。不久,江水漲起來了,王派使者去接貞姜。使者慌忙中忘了拿符節(jié),貞姜便不肯走,道:“王與宮人有約定,召見會以符節(jié)為憑,現(xiàn)在你沒有持符節(jié),我不敢跟你走。”使者著急,如果再返回去取,怕是來不及了。貞姜說:“貞節(jié)的女子不違反約定,勇敢之人不畏死,我知道跟你走了可以生還,留下必死,但棄約越義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使者無奈,回去拿符節(jié)。江水大至,臺崩,貞姜被水流沖走。

楚昭王對此發(fā)表評論:“嗟夫!守義死節(jié),不為茍生,處約持信,以成其貞。”于是賜予她“貞姜”的稱號。聽上去,他對她的死似乎是贊同和欣賞的。

貞姜原本可以跟使者離開,性命攸關之際,楚昭王應該不會怪罪她不守節(jié)。她也可以先走下漸臺,找一處安全的地方,等待使者取回符節(jié),但她選擇留在原地不動。春秋時期還有兩個與她同樣性情的人,一個是抱柱守信的尾生,這個都知道;另一個是魯宣公的女兒宋伯姬。宮中夜里失火,宮人要救宋伯姬出來,她說婦人夜間出去,為避嫌疑,一定要有保傅陪同,等她們來了再走。過了一會兒,保母來了,傅母還沒來,她仍堅持不走,最終死于火中。那時她已七十多歲,依然鄭重地約束著自己的行為。

巧合的是,貞姜、尾生、宋伯姬都是山東人,下面要說到的女子中,有幾個也是山東的。生在儒家圣地,接受的是最正統(tǒng)的禮制教育,哪怕身陷水火,也要守規(guī)矩,講義氣,面子與名聲最要緊。我亦生長在山東,深知地域文化對人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武梁是典型的山東儒生,祠前石闕上記載,他曾謝絕朝廷做官的邀約,在家鄉(xiāng)讀經(jīng)傳講,誨人以道。有學者認為,祠堂的圖像是武梁生前親自設計的,內(nèi)容和主題經(jīng)過了嚴格的篩選安排,與他的志向趣味密切相關,我很認同這種說法。祠堂是開放式的緬懷祭拜之所,行人路過時,不免要進去觀瞻一番。生活在混亂的東漢末年,武梁不愿與現(xiàn)實同流,理想未能實現(xiàn),便以刻石的方式,傳播正在衰落的仁義禮儀,期望垂示后嗣,萬世不忘。

為武梁祠雕刻圖像的石匠是衛(wèi)改,這個名字也一并記錄在了石闕上。衛(wèi)改使用的技法是先以刀筆刻出圖像,再將圖像外多余的石面剔掉,展現(xiàn)出極富立體感的淺浮雕。人物樣貌并不做細細的描畫,只雕出大略外形,如剪影一般,古拙深沉。雖是如此,卻又能展現(xiàn)出每個人物適宜的特質(zhì)。他刻畫的貞姜,具足貴族女子的氣質(zhì),端坐于亭臺中,頭戴花瓣形高冠,身穿交領大袖深衣,背后站兩位手持便面的侍女。那位粗心的使者,跪在外面懇求著。亭內(nèi)另有一女子面向貞姜,也在勸說她離開。

畫面上刻有“楚昭貞姜”和“使者”的榜題,八分書的字體,遒勁可喜。圖文并茂是武梁祠畫像的一個好處,幾乎每一人物旁邊都標注著名號,有時還加上身份和行為的信息,用詞古雅。這為后人省卻掉考據(jù)論證的麻煩。 

后壁右邊為首的是一位正在持鏡割鼻的女子,名叫梁高行。她其實不姓梁,也不叫高行。這位梁國的年輕寡婦,容貌品德一流,多少男子爭著向她求婚,都被拒絕。梁王聽聞,也派人送來聘金迎娶。她知道國君的命令不可違抗,但是自己的心意也不會轉(zhuǎn)變,慷慨陳詞道:“丈夫不幸早死,我本應陪葬,可有幼子要撫養(yǎng)。我聽說婦人要從一而終,以保全貞潔誠信的節(jié)操。忘記死去的人而求生,是不忠誠守信;見到富貴忘記貧賤,是不忠貞;放棄信義追求利益,就不配做人?!闭f罷,她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告訴來人:“我的身體已殘缺,大王可以放過我了?!?/p>

梁王知道此事后,稱贊她品行高潔,賜號為“梁高行”。他把人家害到如此境地,不見半分愧意,賜的這個名字也十分難聽。當然,無論從哪方面來講,他都不會再想娶她了。

畫面中,左邊停一輛兩匹馬拉的車子,車前站著一個等候的男子,旁邊刻有榜題“使者”。在他的右邊,上方垂下一塊帷幔,象征著此處已是室內(nèi)。帷幔之下,一婦人跪在地上,雙手捧上聘金,榜題為“奉金者”。對面一女子端坐,頭上的花冠和身上的衣服,都與貞姜是同一款式,這兒的榜題是“梁高行”。為了維護忠貞,她右手舉起一面銅鏡,左手拿起了一把刀。

我在讀這個故事時很不解,為何那些男人一邊對女性有極高的道德要求,一邊又逼迫一個美貌的寡婦再嫁。所以處在這種困頓和矛盾之中的梁高行,不得不以極端方式來應對。他們看中的不過是她的美貌,那么就將這無用且危險的美毀掉好了。

武梁可能很喜歡梁高行的故事,將她安排在重要位置,構(gòu)圖也很寬闊。他要為家族中的女性樹立典范,規(guī)范她們的行為。也許,他期待所有觀賞過圖像的女性,都能具備這樣的品行。

梁高行自殘的手段可謂狠,而另一位被稱為“京師節(jié)女”的,對待自己還要更狠幾分。在左壁的最左邊一幅圖像上,女子躺在屋內(nèi)床上,一男子手舉匕首,探身進屋。榜題分別是“京師節(jié)女”和“怨家攻者”。

女子是長安人,丈夫和人結(jié)下了冤仇,仇人想殺他卻沒有機會。聽說這女子仁孝有義,便把她的父親劫走,逼迫她協(xié)助殺其夫。她面臨著痛苦的抉擇,不聽則父死,不孝;聽之則夫死,不義。她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別無它法,只能用性命解開這個僵局。

她答應仇人,晚上會讓丈夫在東邊屋里睡覺,到時她開窗讓他進去刺殺。回到家中,“乃告其夫,使臥他所”,自己打開窗睡到了東屋。這兒讓我疑惑的是,她到底是將實情告訴了丈夫,讓他睡到別的屋去,還是只告訴丈夫讓他睡到別的屋去。這個細節(jié)很關鍵,關鍵的細節(jié),文中卻含糊不清,也未提及丈夫的反應,通篇他只是一個沉默的故事背景。

夜半,仇人至,斷頭持去。天明看時,卻是女子的頭,不禁為之動容,決定不再殺她的丈夫。

這么一個異常殘酷的故事,畫面上的場景卻也簡單。透過一間像亭子又像窗子的建筑看進去,床是屋內(nèi)重要和唯一的道具。仇人一身利落的短打,為了體現(xiàn)憤恨,衛(wèi)改刻出了他齜牙咧嘴的兇狠表情。女子的刻畫不用費工夫,長相和服飾都不必交代,只一個人形即可。大概也覺得她的造型太單調(diào),想要彌補幾筆,衛(wèi)改在她的被子上裝飾了幾行彎曲的波浪紋。于是這位孝女和義妻,蓋著波浪紋的被子,身體筆直,仰面平躺,安靜地等待著死亡到來。 

觀列女圖,總使我想起一位大學老師的話:“戲劇就是把人的靈魂放在火上烤?!绷信畧D中的人物,都有著戲劇性的遭際,她們經(jīng)受的人性折磨,真好比是把靈魂放在火上烤。

梁國有一個婦人,家中發(fā)生了火災,她的兒子和哥哥的兒子都困在屋中。她想先救出侄子,結(jié)果在濃煙中抱出的是兒子?;饎輧疵停呀?jīng)不能進人了,她還是要再沖進去。鄰人拉住她說:“你本意是要救侄子,慌亂中把自己的兒子救了,大家都能理解,現(xiàn)在你何必要去送命呢?”婦人說:“可我怎么能讓所有的梁國人都明白我的心意呢?背負著不義之名,我有何面目見兄長和國人?”

她心里又急又痛,甚至想再把自己的孩子投進火海,可又有違做母親的本性。這種情勢之下,她無法再活著了,執(zhí)意赴火而死。那么看重名聲的人,終于換來了清白的名聲,人們贊美她“潔而不污”。

列女圖中的圖像,選取的多是事件里最激烈的瞬間。在這一幅中,右半部是燃燒的屋子,火團從屋頂落下,侄子倒在地上,張著手在呼救。此刻,婦人的半個身子已進入屋內(nèi),左手向前想要抓住侄子。房屋的柱子遮擋住了她的臉,柱子上醒目地刻著“梁節(jié)姑姊”四個大字。屋外有一個榜題為“捄者”的人,正用力拽住婦人的另一只手,試圖阻止她的行為。

左上角尚余一些空白,衛(wèi)改刻了兩個比例很小的孩子,并注明是“姑姊兒”。原文中沒說她有幾個孩子,我猜測一個是她的,剛救出來,在和鄰家小孩玩。兩小兒扯著手奔跑玩鬧,與旁邊的危急情形構(gòu)成對比。孩子天真無邪,不知即將失去母親,不知母親其實不希望被救出來的是他。

這樣說似乎對她又太狠毒了些,她的肉身還未被焚燒時,靈魂已遭火烤,哪一種結(jié)果都是煎熬。即使先救出了侄子,她仍有一顆做母親的心,仍會再次跳入火海,悲劇是必然要產(chǎn)生的。

但如果堅守公義的人總是下場很慘,也會令后人失掉信心?;蛟S正是出于這樣的擔憂,列女圖中也安排了兩樁因義舉獲得恩澤的事例。

不遠處的魯義姑姊,同樣在經(jīng)歷著兒子和侄子之間的取舍,所幸她的結(jié)局是圓滿的。畫面左邊,齊國將軍坐在一輛兩匹馬拉的戰(zhàn)車里,車前有一個疾馳的騎兵,正在追趕右前方的婦人。一個小孩站在地上,向面前的母親伸著手,像在哀求不要丟下自己。婦人懷中抱著侄子,另一只手想去拉住兒子,手在半空中卻又止住。她回轉(zhuǎn)身子,看著后面追趕的軍隊,姿勢里有一種凜然的優(yōu)美。

這位魯國農(nóng)婦,帶著兩個孩子在田間耕作,遇到了前來攻國的齊軍。她無力顧全兩個孩子,只得拋棄兒子,抱起侄子逃跑,被丟下的兒子在路邊哭喊。齊國將軍追上去,問她抱的是誰,丟下的又是誰,婦人如實回答。問她為何這樣選擇,她說:“對自己的兒子是私愛,愛護兄長的孩子是公義。如果違背公義偏向私愛,犧牲兄長的孩子保全我的孩子,即使能僥幸活下來,魯國的國君不會收留我,大夫們也不會養(yǎng)護我,全國人不會容下我。我在魯國聳著肩也沒有容身之地,疊著雙腳也沒有立足之地。我的兒子雖然痛苦,難道這對義有什么影響嗎?所以我忍痛拋棄孩子去遵從道義,我不能無視道義地生活在魯國?!?/p>

將軍聞聽此言,停止了前行,派人向齊王匯報:“魯國不可討伐,山野的女人都知道持節(jié)行義,不以私害公,更何況朝臣大夫呢,請撤兵吧?!北M管他的作戰(zhàn)計劃取消得略顯輕易,好在那齊王也是個好說話的,竟也同意了。

婦人的德行震撼了敵軍的心靈,使一場戰(zhàn)爭得以避免,挽救了國家和百姓。魯國國君封她為“魯義姑姊”,賞賜束帛百端。

武氏家族的另一祠堂里,也刻了這個故事,不同的是選取了后半段的情節(jié)。兩位官員捧著金子和絲帛來送給魯義姑姊,她此時已不是村婦的裝扮,而是穿戴上了華服和高冠,跪地接受君王的賞賜。

于國家而言,子民要懂得公義大于私愛;于家庭而言,姑姑要保護父系一族的血脈。梁節(jié)姑姊和魯義姑姊的嘉言懿行,為天下的姑姑們做了榜樣。列女圖刻畫的是女性的生活準則,教導著寡婦、妻子、女兒、姑姑等各類身份的女性。在左壁上,還有一位齊義繼母的故事,她的守信重義,使王法也能夠格外開恩。

齊國境內(nèi),路上發(fā)生了一起命案,查案時,現(xiàn)場有兩兄弟爭著認罪。官吏上報給齊王,王說:“做母親的最了解兒子的品行,問問他們的母親就知道是誰殺的人了?!苯Y(jié)果那位母親哭著說要小兒子去償命,問她緣由,她答:“小兒子是我親生的,大兒子是丈夫前妻所生。丈夫死時,囑咐我要好生養(yǎng)育照顧繼子,我答應了,現(xiàn)在不能忘記托付和承諾。留下自己的兒子,是以私愛代替公義,違背諾言不守信用,是對死者的欺騙,我又怎么能生存在世上呢?”

圖像中共有五人,從右邊起,第一個是騎在馬上腰佩長刀的人,榜題是“追吏騎”。第二個是“后母子”,他雙手作揖,跪在馬前。第三個是“前母子”,他立在弟弟旁邊,手中像是有一把匕首。第四個是“齊繼母”,站在兩個兒子的后面,伸出左手,指向前方。最后,地上還躺著一個四仰八叉的尸體,依照常規(guī),他也是要有榜題的,可是沒人知道他是誰,于是衛(wèi)改在其腿邊刻了“死人”二字。這個榜題誠實明朗,直指真相,我每回看到都忍不住要笑。也正是這一點不經(jīng)意的幽默,讓本來嚴肅的東西滑稽起來,讓那牢固的也仿佛有了缺口。

繼母的言辭令官員感動,流下眼淚。齊王得知后,也對她的行為大加贊賞,尊她為“義母”,并且下令赦免了兩兄弟,母子三人歡喜團圓。只可憐地上的那位“死人”,無人再管他的死活,他內(nèi)心一定在憤憤不平。 

每一個獨立的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列女傳》中,那些貞順、節(jié)義、賢明的女子們,大多是沒有名字的。以國家、丈夫、兒子的名號修飾,以“節(jié)”“義”“潔”“貞”形容,再以“女”“妻”“母”“姑”表明身份,組合起來便是她們的代號。武梁祠列女圖中的八個女子,有名有姓的只有一個鐘離春,榜題上卻又給她加了一個貶損的前綴,稱其為“無鹽丑女鐘離春”。

鐘離春是齊國無鹽邑人,因此亦名鐘無鹽,后又演化成鐘無艷。無艷,意思是沒有姿色。書上說她的丑舉世無雙,臼頭深目,長指大節(jié),卬鼻結(jié)喉,肥項少發(fā),折腰出胸,皮膚若漆。年已四十,無人肯娶。

鐘離春是有大智慧和大志向的,她想,既然嫁不成普通男子,何不去找國王試試呢。于是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衣布裙,去見齊宣王。宣王看一個這樣的女人來向自己求婚,簡直難以置信。問她有何過人之處,她當場表演了隱身術,又陳述了國家面臨的幾重危險:內(nèi)政不修,不立王儲,花天酒地,大興土木,遠賢臣近小人。宣王長嘆折服,一一采納,并擇吉日,拜她為王后,從此齊國安定興盛。

忠于原作的衛(wèi)改,把鐘離春的臉刻得長而彎,鼻大嘴闊,牙齒暴露在外。她駝著背,彎著腰,瞪著眼睛,在向?qū)γ娴男跽f著什么。宣王頭戴斜冠,腰間佩劍,胖胖的臉上流露出敬重的神情。他朝著鐘離春敞開雙臂,好像是在發(fā)出邀請,又像是要去擁抱他的王后。

后來,齊宣王的兒子齊閔王,也效仿了父親的做法。齊國有一個脖子上長了個大瘤的女子,人稱宿瘤女。齊閔王出行時,姑娘們都去圍觀,唯獨宿瘤女毫不理會,只專心采桑。她的淡定引起了閔王的好奇,交談中又看出了她的睿智和賢良,便重金聘為王后。父子二人都得了個重德不重貌的好名聲。

鐘離春和宿瘤女們自然很難得到什么寵愛,她們只充當丈夫的軍師和智囊就可以了,這已是命運的極大獎賞。丑女成為王后的佳話,不光是在激勵女子要做賢婦賢妃,也是對皇帝的勸諫,《列女傳》起初就是為了呈送給漢成帝而編撰的。在書中末尾一章“孽嬖傳”中,作為反面教材,記錄了夏商周的寵妃末喜、妲己、褒姒,以及春秋時期的幾位美人,她們被視為亡國之禍根和男子犯錯的主要引發(fā)因素。

由于承擔了惡名,這類女子的名字倒都響亮地留下了,她們的生命也稱得上歡騰熱鬧了一場。我想起了秋胡妻,相比之下,她短促的一生是那么的無意義,不痛快。在武梁祠的展廳里,因為喜歡和心疼這個人物,我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去看。她沒有擁有獨立名字的資格,石上的榜題是“秋胡妻”,書中的代號為“魯秋潔婦”。

魯國人秋胡,新婚五日后,遠走陳國謀官。過了五年,衣錦歸鄉(xiāng)。路過桑園,見一女子貌美,上前調(diào)戲,又以黃金引誘,遭到對方痛斥。返回家中,發(fā)現(xiàn)采桑女竟是分別多年的妻子,羞慚不已。其妻深感恥辱,憤然投河。

秋胡戲妻的故事后世頗多改編,京劇《桑園會》唱的就是此事。秋胡離家二十載,桑園相遇時通過打探,知道眼前人就是妻子。他沒有急于相認,而是想試試她這些年是否老實,便謊稱自己是秋胡的八拜之交,說秋胡在外另娶了妻房,勸她不必苦守,并掏出馬蹄金相贈,要與她行片刻之歡。面對這等放蕩無恥之徒,秋胡妻放聲大罵,從地上抓一把沙土迷了他的眼睛,借機逃回家中。妻子如此貞潔,他很滿意。

因他事先的確知道是妻子,哪怕玩笑開得無德,比起《列女傳》中的以為她只是偶遇的女子,想立即成其好事的惡行要可恕一些。當他跪地認了錯,妻子的氣也就平了?;泟±锏摹肚锖鷳蚱蕖穭t是另外一番周折。兩人新婚一天,離別十年。她感嘆“甘霖有日潤桑田,何日春風到幃帳”,卻不知他歸來之日,便是她斷腸之時。夫妻相見不相識,面對采桑女,他露出各種浪蕩俗態(tài),被嚴詞拒絕后,竟欲強行得手。她從頭上拔下一支荊釵對準自己的咽喉,準備以死保住清白之身。此時二人方認出彼此,秋胡只得說是為了故意試探她才會如此。然而她并不是個糊涂的人,指著他唱:“貞心一片比冰霜,黃金未改志如常。倘使當時陪笑語,十年誰信守空房。若然你不知情,相戲村婦是為可惡。若然你已知情,相戲發(fā)妻是為可鄙?!背酱颂帲咽峭磾喔文c。十年守節(jié),為的卻是這等可惡可鄙之徒。

她恨自己有眼如盲,嫁了他,守著他,如今才看清這人是“錦衣華服,蓋著邪惡肝腸”。轉(zhuǎn)回身,她舉起手中的釵刺傷雙眼,以這種方式與他做了了斷,掩面離去。留下他在原地,失魂落魄,追悔難當。

晉代傅玄曾作敘事詩《秋胡行》,詩中的結(jié)尾評道:“彼夫既不淑,此婦亦太剛?!毖韵掠胁灰詾槿恢?,認為秋胡固然失了德行,秋胡妻的決絕亦不可取,未免太剛烈了些。我最初看這個故事時,也有同感。無論是投河還是毀目,多么不值得啊,他最多懊惱傷懷一陣子,很快就會娶來新婦??杉毤毾雭恚侄聪ち怂男嫩E。如果她不是這樣的性情,在秋胡離家那么久,音信全無的日子,怎能忍著無邊無際的寂寞;在秋胡出言相戲以金誘之時,又怎會那樣斷然相拒。她的心氣那么高,以為外出游宦的夫君,必定會成為人中龍鳳,必定是光明磊落的男子,不想等來的卻是敗德之人。她的世界崩塌了,再也無處容身。

秋胡戲妻是武梁祠里最美的一幅小畫。一棵形狀如大樹葉的桑樹下,放著盛裝桑葉的小籃。女子身穿大衫長裙,腰間結(jié)帶,身形窈窕。她左手挽下一根桑枝,聽到人聲,轉(zhuǎn)身回看。眼前的男子,高冠華服,肩挑行囊,面含輕佻笑意。望著這熟悉的陌生人,她一時錯愕。畫面構(gòu)圖勻稱和諧,好似一位途經(jīng)此地的攝影師,抓拍下的優(yōu)美瞬間。桑園是古典文學中邂逅愛情之地,誰曾想,他們的故事是那樣悲傷。 

武梁祠的研究價值,在宋朝時就被人所識,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都曾記之。之后不知哪年哪月,黃河泛濫,泥土堆積,石祠湮沒于地下。乾隆年間,黃易到濟寧做官,從嘉祥縣志中看到記載,前去尋訪,并雇人發(fā)掘,才重現(xiàn)于世。衛(wèi)改若知,也當欣然,他在堅固的大石上鏨刻出的心中萬物,成為了藝術史上重要的畫卷;武梁若知,更當寬慰,他想要弘揚的人生哲學,正以另一種形式得以相傳。

在祠堂左壁的下層,武梁精心設計了結(jié)尾的篇章。一位乘坐軺車而來的“縣功曹”,正恭敬地向坐在卷棚牛車里的“處士”跪拜。依著多位學者的見解,這位處士就是武梁本人,畫面正好暗合了他曾謝絕官職一事??上线@部分漫漶不清,依稀看到牛車里的男子是中年人模樣。武梁七十多歲去世,他將各路賢人都邀請到祠堂里,最后不忘給過往那個清高狷介的自己,也留下了一個席位。

由此我感覺這位老先生還是有些可愛的,他對綱常倫理的嚴格要求,也并非只針對女子,石上另外刻了許多孝子義士的故事,篇篇同樣讓人驚心。那個時代的男子需擔負更沉重更宏大的責任,比如孝悌、忠君、正義??墒牵降撞灰粯?,他們自由更多,選擇更多。而女子被籠罩在男權(quán)統(tǒng)治的陰影下,性別與容貌常常成為原罪,對她們的褒揚愈多,枷鎖愈多。

《后漢書》里寫了一則小事,因牽涉到列女圖,看過就不曾忘記。光武帝有次與大臣宋弘談論政事,室內(nèi)新添了一座屏風,上面繪的是列女圖,皇帝就頻頻回頭望向那些女子。吸引他的自然是美色,而不是美德。宋弘見狀不悅,道:“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惫馕涞勐劼牬笮Γ⒓疵藢⑵溜L撤下。

但我想那屏風并沒有什么錯處,畫上列女圖原本也是好意。撤掉屏風的舉動是在怪罪它的引誘,比較起國被滅了便遷怒于女子,兩件事固有大小之分,本質(zhì)仿佛是一樣的。

走出武梁祠時,正午日色熾烈,心里卻生出一種荒涼況味。這是每當看過古墓石人、殘碑舊闕,都會涌起的情緒。這一回,又多了些若有若無的惆悵。忽然想起蕭紅,她說:“我一生最大的痛苦與不幸,都是因為我是個女人?!?/p>

從蕭紅又想到魯迅先生,他對漢代畫像石的興趣極深。1913年,同事贈送他十幅武梁祠畫像石刻拓本,1915年,琉璃廠的古董店向他推銷嘉祥及周邊地區(qū)的漢畫像拓本一百多幅,他悉數(shù)買下。故而,在讀先生1918年發(fā)表的《我之節(jié)烈觀》一文時,我難免要和列女圖聯(lián)系到一起,甚至猜測,或許就是先生某天展開拓本賞玩時,看到幾位女子的圖像后有感而作。那是一篇為女性發(fā)聲的有力文章,幾條叩問讀來極其暢快:“一問節(jié)烈是否道德?二問多妻主義的男子,有無表彰節(jié)烈的資格?”又說:“男子絕不能將自己不守的事,向女子特別要求。”

先生最后寫道:“我們還要發(fā)愿,要除去于人生毫無意義的苦痛……要人類都受正當?shù)男腋!!?/p>

【燕燕燕,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文學》《天涯》《山花》《作家》《散文選刊》等。出版散文集《夢里燃燈人》?!?/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