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神》:神界如俗界,聊齋志“不異”
《聊齋志異》 會校會注會評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對我們來說家喻戶曉,熟悉又陌生——我們熟悉許多由它改編的影視劇,卻可能陌生和隔膜于諸多原作。同樣家喻戶曉的當(dāng)代作家王蒙先生近二十年來有一個愿望,就是寫一系列論文散文雜文,評點《聊齋志異》,從文學(xué)、小說、創(chuàng)作、語言評論,延伸到社會評論、人生評論、文化評論、道德倫理評論。今年,他的這一愿望在逐步實現(xiàn),陸續(xù)寫出多篇評點文章。本刊特辟“王蒙說聊齋”專欄,分享先生對“聊齋”的若干看見和領(lǐng)悟,以饗讀者。
王筠蒼公,去湖南履職作官,途經(jīng)龍虎山,計劃上山拜見張?zhí)鞄?。到了鄱陽湖,剛上船,碰上一人駕著小船過來,此人求船人代為通報求見。王公與他會見,見此人身姿偉岸大氣,從懷里掏出天師名帖,說:“得知尊貴的一行要光臨我們那里,天師派我來此恭候?!蓖豕缹Ψ筋A(yù)知諸事,驚訝敬畏,更是誠心誠意地前往拜謁。
神鬼狐妖、真人超人法師能人神醫(yī),個個能掐會算,不問不聞而預(yù)知一切,這個中華民間思路天真爛漫,接近的是雜技,不一定是智慧。
途中船上,預(yù)知一切的張?zhí)鞄熍闪耸构?jié)提前迎接,使王公驚訝敬畏,同時也表現(xiàn)了天師方面對王公的前來看得相當(dāng)重。當(dāng)然,王公是官員。不管寫到什么稀奇怪異界類,作者不敢隨意辱官。
天師設(shè)宴招待,餐具正規(guī)完備,仆役隨從很多,衣帽須發(fā),都有別于常人。儀式感,早已有之。遇到的使者,也在天師身旁服侍。過了一小會兒,這位使者向天師低聲說了些話。天師對王公說:“他是你的同鄉(xiāng)呢,你不認(rèn)識他?”王公請問,天師說:“他就是世上所知的管理天下雹子的神仙李左車?!睗h初名將李左車,成了漢末與他相距幾近一百八九十年的張陵張?zhí)鞄煹碾S員!王公駭異變色。天師又說:“剛才他接到玉帝旨意,即將去下雨和雹,與我等告辭了。”
王公問:“要在哪里下雹子呢?”說是山東章丘。王公一聽與自己家鄉(xiāng)緊挨著,立即起立請求不要在那邊下雹子毀壞莊稼。張?zhí)鞄熣f:“這是玉皇大帝旨意,下的雹子是有定額的,怎么能因私情而改變呢?”王公哀求。天師想了很久,回頭叮囑雹神說:“你盡量將雹子下到山溝溝里頭,不要傷害禾苖好不好?”又告訴雹神,貴客在此,你走的時候文靜一點,不要動靜太大發(fā)。
雹神離開,走到院子里,忽然腳下冒煙,盤旋地面,停頓了會兒,用力騰躍,高度超過樹木,又一跳,高度超過樓閣,這時霹靂般爆炸巨響,上高天向北飛去,聲震屋頂,餐具搖擺顛顫,王公害怕地說:“這是在打雷吧!”天師說,剛才我囑咐了他要收斂,不然,沒有一聲巨響,他不走的。
雹神雷公的民間童話,已經(jīng)很有威力。雹神響動大,震懾影響至偉,雹神是天師的跟班,可見天師與天師老板玉皇大帝之偉大。如此說來,能得到雹神出迎與天師禮遇的王老爺也不是善茬兒嘞。
王公離開張?zhí)鞄熯@邊,記下了拜謁張?zhí)鞄煹哪暝氯眨⑶遗扇嗽儐柫苏虑饸庀笄闆r。那天章丘確實下了大雨和雹子,渠中雹子堆滿,農(nóng)田中,雹子屈指可數(shù)。
故事或謂是來自民間傳說。張?zhí)鞄熓堑澜虅?chuàng)始人,從哲學(xué)社會學(xué)意味上說,他是把“玄而又玄,眾妙之門”的老子李耳的《道德經(jīng)》哲學(xué)論述民間信仰化了。他既是實有人物,又是神話傳說超人。老子后來被道教神化為太上老君,是救贖教化人類的天使與圣人。而張?zhí)鞄?,是將哲學(xué)通俗化而不是升華化的道教創(chuàng)始人——神。
各大宗教除了對于神界上帝、天主、真主的信仰崇拜敬畏以外,還要有一個成為神的使者的人間神人圣人。老子則是一身而數(shù)任,他是天道的化身,道教圣經(jīng)的撰寫人(如伊斯蘭教的大毛拉)、布道人、學(xué)者、尊師。而張陵張?zhí)鞄熓堑澜痰恼矫?、首領(lǐng)、宗教規(guī)則的制定人與管理人。
死后一二百年成為他麾下的李左車,是漢初名將。董必武在1962年悼李克農(nóng)的詩中寫道:“三十年前事已賒(賒,意‘遠(yuǎn)’),知君才調(diào)擅中華。能謀頗似房仆射(房玄齡,唐李世民謀臣),用間差同李左車。天不憖(意‘愿’)遺茲一老,人如可贖豈千家?;每私B芝蘭秀,高舉紅旗障落霞?!笨磥砝钭筌嚨拿麣庀喈?dāng)大。至于他后來——當(dāng)然是死后,成了雹神,這應(yīng)該是起因于他的威武、天威。
張?zhí)鞄?,雹神,雖在神界,大致沿用人界公關(guān)與禮數(shù)。王拜謁,雹神遠(yuǎn)迎,天師設(shè)宴,雹神因公務(wù)告辭,王公愛護(hù)鄉(xiāng)土,珍惜農(nóng)事,請求緩頰。人界神界相通相近,幾無差別?;蛑^差別只一點點,雹神騰空去下雨雹,平地升空,雷霆萬鈞之威,天師接受了人間王公請求,使雹神長空法術(shù)表演得委婉文靜了些。
中華人處理問題時,向來秉持著極具傳統(tǒng)智慧的處世哲學(xué)——注重留有轉(zhuǎn)圜余地的“減震”智慧與飽含人文關(guān)懷的“降溫”之道,于情理交融中彰顯獨特的溫情主義。上帝有旨意,必須執(zhí)行,神界有分寸,過猶不及,可以不過,就是“中庸”和所謂“厚道”,走了必走的過場,保了或可一保的情面,發(fā)了不能不發(fā)的威風(fēng),令人莞爾?!读凝S》曰“志異”,蒲大師搜尋奇聞奇人奇事,但在此篇中把大師大神寫得如此流俗庸平,神界如俗人俗理,志其“不異”,也算另一路“志不異”之“異”了。
附:《雹神》原文
王公筠蒼,蒞任楚中。擬登龍虎山謁天師。及湖,甫登舟,即有一人駕小艇來,使舟中人為通。公見之,貌修偉。懷中出天師刺,曰:“聞騶從將臨,先遣負(fù)弩?!惫犉漕A(yù)知,益神之,誠意而往。
天師治具相款。其服役者,衣冠須鬣,多不類常人。前使者亦侍其側(cè)。少間,向天師細(xì)語。天師謂公曰:“此先生同鄉(xiāng),不之識耶?”公問之。曰:“此即世所傳雹神李左車也?!惫等桓娜?。天師曰:“適言奉旨雨雹,故告辭耳。”
公問:“何處?”曰:“章丘?!惫越尤狸P(guān)切,離席乞免。天師曰:“此上帝玉敕,雹有額數(shù),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師垂思良久,乃顧而囑曰:“其多降山谷,勿傷禾稼可也。”又囑:“貴客在坐,文去勿武?!?/p>
神出,至庭中,忽足下生煙,氤氳匝地。俄延逾刻,極力騰起,才高于庭樹;又起,高于樓閣。霹靂一聲,向北飛去,屋宇震動,筵器擺簸。公駭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師曰:“適戒之,所以遲遲;不然,平地一聲,便逝去矣?!?/p>
公別歸,志其月日,遣人問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溝渠皆滿,而田中僅數(shù)枚焉。
(作者為當(dāng)代著名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