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性杂交毛片,国产第6页,天天操夜夜爱,精品国产31久久久久久,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又黄又嫩又白,精品国产日本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族文學》|2017年第12期目錄
來源:《民族文學》 |   2017年12月03日15:13

語首卷

呵護文學的信仰

◎老 藤

毋庸置疑,文學的信仰需要呵護。

如同一粒點點星火,燃成照亮征程的火炬;如同一顆深埋的種子,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如同一眼涓涓清泉,緩緩地注滿幽池深潭。這一切,都離不開兩個字:呵護。對于文學的信仰來說,用心呵護才能修成正果。

呵護文學的信仰,首先要做的是種植,不去種植,何談初心?臺灣詩人郭楓先生說得好,文學的信仰是他一生的初戀。初心的生成肯定會有故事,或因某篇美文,點亮心頭一盞明燈;或因某部巨著,埋下一粒飽滿的種子;或因某位名家,映出情竇初開的偶像。是機緣巧合,更是選擇使然,也正應了那句古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呵護文學的信仰,還要深耕那些已經失守或板結的文學園地。常常聽到有作家抱怨,文學越來越邊緣化,文學的圈子越來越萎縮,恨不得借上帝之手來扭轉乾坤,給式微的文學來一番大拆大建。不得不承認,快速發(fā)展的互聯網如同化肥、催熟劑、改正液,正在透支很多人對文學的熱愛,網絡上一些粗俗文字故事如同招搖過市的風塵女子總能吸引大眾的目光,讓人對文學產生誤讀。對此,我們既不能漠視,也不能抱怨,因為漠視和抱怨無濟于事,最好的選擇就是直面它、進入它、然后耕耘它,讓新媒體中的文學回歸本質意義上的文學。為了呵護文學的信仰,有擔當的作家應該在充滿變數的互聯網中做文學的布道者,做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啟蒙者,做引領風尚的掌燈者,心存敬畏,扶犁執(zhí)鋤,從我做起,潛心耕耘。

呵護文學的信仰,離不開一大批有擔當的文學工作者。作家創(chuàng)作是個體勞動,這種生產方式決定了專業(yè)期刊的編輯就是他們的聯系者、服務者,甚至是組織者。一位優(yōu)秀的編輯,就是一所好的學校。事實也的確如此,很多作家都感念他們處女作的責編,為自己遇到了一位好編輯而感到幸運。文學的大門雖然虛掩,但對于很多入門者來說,因為有了編輯的呵護牽引,才真正能登堂入室。

令我深深感動的是《民族文學》為呵護文學信仰所付出的努力,從民族自治區(qū)到自治州、自治縣,他們組織的每一次活動,都是一次種植,一次深耕,一次對各民族作家的精準呵護。在今年湖北恩施舉辦的2016《民族文學》年度獎頒獎會上,幾乎所有獲獎作家都表達了一個共同心聲:是《民族文學》引領了他們、成就了他們,他們對《民族文學》充滿了感恩之情。

如果說一個人的信仰是一顆星星的話,那么無數人的信仰凝聚在一起,就是一輪太陽!無論社會怎樣變化,文學的天空,都需要這樣一輪太陽。

《民族文學》2017年12期目錄

卷首語

呵護文學的信仰 老藤

小 說

打開一扇窗子 陶麗群(壯族)

望云嶺 楊仕芳(侗族)

棒槌謠 夏魯平(滿族)

消失的馬群 王劍寧(回族)

寧靜的頓亞 馬碧靜(回族)

星星和霓虹 盧應江(苗族)

七歲的父親 艾賽提·阿布都熱西提(維吾爾族)

帕爾哈提·熱西提(維吾爾族)譯

余溫 陳剛(土家族)

扯布郎 盤鴻寶(瑤族)

散 文

大江東流去 高深(回族)

格登山的夜晚,比百年還漫長 葉爾達(蒙古族)

哈森(蒙古族)譯

寒冬里的那場大火 陸祥紅(壯族)

詩 歌

向北 徐國志(滿族)

恍如我對你的愛 張遠倫(苗族)

季節(jié)河 馬克(回族)

盜詞人 安然(滿族)

在黔之東 末未(苗族)

河流的訴說 吉利力·海利力(維吾爾族)

圖拉罕·托乎提(維吾爾族)譯

本刊新人

冷沖的風(散文) 田芳妮(土家族)

評 論

在堅硬和冷峻中尋找熱度[佳作點評] 周景雷

內蒙古兒童文學七十年 張錦貽

2017年總目錄

封面:紅色滿山崗 (中國畫局部) 莊小雷

插圖:陳新民 徐沛君 李 強

篇名題字:李有來 普 輝

美術編輯:徐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