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毅達:腳下的土地和生活的積淀給了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2021-10-15 
- 
                        《紙上》:走向民間,接續(xù)勞動主題2021-10-15 
- 
                        李東華:“童心向黨 百年輝煌”書系——以歷史之光照亮未來之路2021-10-15 
- 
                        李偉長:在《革命者》看到鮮活的歷史和情感2021-10-15 
- 
                        陳毅達:腳下的土地和生活的積淀給了我文學創(chuàng)作的養(yǎng)分2021-10-14 
- 
                        吳越談馮良的小說《西南邊》2021-10-14 
- 
                        《耗子大爺起晚了》:年過七旬的老人給孩子們講述的生活故事2021-10-14 
- 
                        葉朗讀《我心歸處是敦煌 : 樊錦詩口述自傳》2021-10-14 
- 
                        張莉:《山河袈裟》讓我們看到普通人身上的美2021-10-14 
- 
                        孫頻讀胡學文的《有生》2021-10-14 
- 
                        孟繁華:《晚熟的人》深度介入了現實2021-10-14 
- 
                        劉大先:《人世間》描繪中國百姓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史2021-10-14 
- 
                        李掖平談《最后的農民工》:以文學審美切入對社會人生的觀照2021-10-14 
- 
                        祝勇:“繁花”是中華文明綻放的花朵2021-10-14 
- 
                        虹影:女性要像水一樣堅韌有力量2021-10-14 
- 
                        興安讀王松的《暖夏》《煙火》2021-10-14 
- 
                        蔣子龍談《人間世筆記》2021-10-14 
- 
                        王二冬:向下扎根 向陽生長2021-10-14 
- 
                        馮娜:重讀《野草》,紀念魯迅先生2021-10-14 
- 
                        盧文麗讀余光中和艾青2021-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