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革命是不朽的
瑤族作家陳茂智的長篇小說《白帆船》,是他繼《歸隱者》《金窩窩,銀窩窩》之后的第三部長篇力作。
-
《漁具列傳》:野史與漁具的雙螺旋
盛文強常年行走在東海之濱,用時間的維度丈量空間的寬度。
關鍵詞:  《漁具列傳》2022-07-05
-
詩人還鄉(xiāng)的審美表達
海德格爾曾說:“詩人的天職是還鄉(xiāng)。
關鍵詞:  達斡爾族2022-07-05
-
主旋律文學中的藝術使命與美學倫理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
關鍵詞:  扎西措《長征路上的扶貧人》2022-07-05
-
巴山楚水間的《恩施文叢》
常常因為文學的緣故,有許多親切的人和往事會躍然而出,浮動于眼前,猶如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又因為文學的緣故,會有星星點點的燈火,不停閃動于漫漫人生路上,無論回顧還是展望,那些明亮的光照總會帶給人溫暖和向往。
-
史詩記憶與當代重述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支持,中國三部偉大的少數(shù)民族史詩——藏族的《格薩爾王》、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成為文學研究界重要的議題,也進一步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關鍵詞:  史詩記憶2022-07-05
-
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征候分析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黨和政府對民族事業(yè)的重視,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大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作品。
關鍵詞:  少數(shù)民族文學2022-07-04
-
“你所抵達的地方”
現(xiàn)代以來,中國蒙古族詩人脫穎于英雄的史詩和頌歌,和他們時代所有具當代性的寫作者一樣與遼闊的世界構(gòu)成跨文化聯(lián)結(jié),尤其是新世紀,在大融合的多民族、世界文化、人類命運共同體開放的歷史語境下,蒙古族詩人扎根于本民族豐饒的文化地層,同時汲取新的風氣和養(yǎng)分,他們?nèi)缧亲?,熠熠閃爍在中國當代文學浩瀚無垠的天幕。
-
歌詠扎根大地的人們
一部好作品不僅要告訴人們一個或多個故事,還應該帶給人們思考,讓人能從中感受到思想的力量、精神的鼓舞,內(nèi)蒙古青年作家趙艷的長篇報告文學《袁隆平與興安大米》即是這樣一部作品。
關鍵詞:  《袁隆平與興安大米》2022-06-20
-
兩匹馬為何“自然闖入”我的小說中
夏日草原奔馬 新華社記者 彭源攝 平時,我喜歡看有關生態(tài)的電視專題,特別是那些充滿了人文關懷的專題片。
關鍵詞:  生態(tài)寫作2022-06-19
-
“大地之子”向往“物我兩親”新世界
自古至今,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如何和諧共存,一直是我們面臨的難題。
關鍵詞:  生態(tài)寫作少數(shù)民族作家2022-06-19
-
一個浪漫行者聽見了大海的潮信
呼德爾的臉頰上映著金色的霞光,此時正瞇著眼睛望著腳下那一片蒼茫的無邊無際的水域,對我說:我們做的對,只有大海能盛得下巴桑。
關鍵詞:  海勒根那《請喝一碗哈圖布其的酒》2022-06-15
-
新時代多民族文學批評的話語實踐與邊緣活力
內(nèi)容提要:新時代的中國多民族文學是一個多聲部的審美話語世界,雖然具備獨特多元的文化資源和美學傳統(tǒng),但一直以來存在批評話語零散化、表面化和單一化現(xiàn)象,理論人才短缺,力量薄弱。
關鍵詞:  多民族文學2022-06-09
-
少數(shù)民族抗戰(zhàn)詩歌的意象及主體意識探析
內(nèi)容提要:“鬼”作為少數(shù)民族抗戰(zhàn)詩歌的主要意象指涉日本侵略者,作為一種他者形象折射了自我心理的憤怒、恐懼以及自我在想象、言說他者時對他者的蔑視、懲罰與消解。
關鍵詞:  抗戰(zhàn)詩歌2022-06-08
-
柳建偉:淺議文體之興衰
文學體裁是一個最基礎的文學概念。
關鍵詞:  柳建偉2022-06-08
-
文化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的創(chuàng)新實踐
沉洲的長篇報告文學《鄉(xiāng)村造夢記》聚焦福建寧德市屏南縣,講述了以林正碌為代表的“造夢者”通過堅持不懈地發(fā)展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帶領當?shù)卮迕窀淖兩洁l(xiāng)面貌和自身命運的故事。
關鍵詞:  《鄉(xiāng)村造夢記》沉洲2022-06-08
-
用文學奏響雪域高原時代強音
2021年的西藏文學創(chuàng)作,扎根生活,深植時代,書寫西藏歷史變遷,關注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高原人民的時代心聲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關鍵詞:  西藏文學2022-06-03
-
立足本土現(xiàn)實 深耕文學沃土
特定地域的生活習俗、歷史記憶、民間文化為寧夏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增添了豐富多元的色彩。
關鍵詞:  寧夏文學2022-05-25
-
舞蹈的詩句根植于南高原
普馳達嶺,彝族,1970年生于云南祿勸,現(xiàn)居北京。
關鍵詞:  普馳達嶺2022-05-20
-
向“彝族書寫”的深處開掘
涼山是彝族作家馮良的生長之地,也是她文學想象的孕育之所。
關鍵詞:  彝族書寫2022-05-16